手机版  

手机触屏版 https://m.zxlhgyl.com

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客户端

广告
广告
资讯
帮您掌握整个建材及相关产业链最新动态、相关政策以及产品行情分析等实时资讯
数字化转型利好:平台经济重回“新质生产力”!
2025-02-14 新闻来源:{踏歌行智慧物流}
摘要:数字化转型利好:平台经济重回“新质生产力”!

11月22日,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,明确提出,要进一步加强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统筹指导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

平台经济三大亮点,引导物流数字化发展新方向:

1、首次将平台经济列入新质生产力范畴。

这标志着平台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主导、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,符合新发展理念,而平台经济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,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,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,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。

2、自反垄断后,首次提出对平台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

这一举措表明政府充分认识到平台经济在扩内需、稳就业、惠民生以及赋能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,促进平台经济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3、自反垄断后,首次对平台经济的促进就业,认为发挥“重要”作用。

平台经济为大量劳动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,在当前就业形势下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政府对平台经济促进就业作用的认可,将进一步推动平台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、提高就业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
什么是平台经济

所谓平台经济,主要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、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、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。

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,激发消费潜力与活力。平台经济能够连接供需,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,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,从而促进消费增长。同时,平台经济还能稳定就业,为大量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,尤其是为城市服务业中的劳动者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方式。此外,平台经济还能惠及民生,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,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。

平台经济被列入“新质生产力”

总书记高度重视平台经济发展,曾指出“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,要着眼长远、兼顾当前,补齐短板、强化弱项,营造创新环境,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,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”。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锚定“两个确保”、实施“十大战略”的必然要求,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,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

近年来,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,平台经济在我国快速崛起,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,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数据显示,平台经济吸纳了超过2亿灵活就业人员,截至2023年6月底,市场价值超过10亿美元、超过100亿美元的平台企业分别有148家、26家,总市值规模达到1.93万亿美元。

以消费电商为例,2023年拼多多、阿里巴巴、京东等电商企业“双十一”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一万亿元,这是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完全无法企及的。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今年1月至10月,全国网上零售额12.4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.3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.9%。

当前,我国正处于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。本次会议释放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鲜明信号,将极大提振平台经济发展信心。

随着平台经济被列入“新质生产力”范畴,接下来我们可以重点关注,看国办是否会针对本次国常会出台实质性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文件。如果出台,意味着肩负就业使命的平台经济,将有望重回扩张周期。

平台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贡献

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力量,对新质生产力的贡献不容小觑。

01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

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而平台经济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平台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平台,降低成本,同时产生技术,促进算法优化。例如,一些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,精准匹配供需双方,提高了交易效率,降低了交易成本。同时,平台经济企业不断投入研发,优化算法,提升服务质量,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此外,平台经济还能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。以共享经济平台为例,通过整合闲置资源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,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。同时,平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产业融合,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,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
免责声明:本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,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。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,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,不构成投资建议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法律提示:本内容编辑、整理,转载需经授权,若需授权必须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,并注明来源。如果私自转载,我们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,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。
广告
您是不是在找:
返回顶部